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地方政府在PPP项目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运作不规范,造成损失;二是缺少契约精神,对社会投资人违约。

PPP项目的运作和执行是地方事权,这是没有异议的。上述第一个问题与违约无关,可能与渎职或道德问题有一定关系,本级政府无法监管自己的行为,本级人大能监管吗?目前体制下有难度。第二个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但在实践中,一种情况是社会投资人有顾虑一般不诉诸法律而是通过私下解决,另一种是诉诸法律了但有理也会败诉。

媒体和公众能起到监督作用吗?能,也是理论上的,不一定能监管到点上。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PPP项目很难顺利发展,搞不好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从我国国情出发,上级政府在不干涉地方事权的前提下可以加强对下级政府运作和执行PPP项目进行监管,减少损失和违约事件的发生。这种监管,不是审批,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比如PPP项目资料的备案和必要信息的公开,再比如抽查评估一些PPP项目,还可以调动媒体和公众的力量。如何监管可以研究讨论完善,这种监管的必要性是非常大的,是对PPP体制的完善。

话题:



0

推荐

金永祥

金永祥

9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大岳研究院院长。在马凯副总理主持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代表中方发言、亚行技援-国家发改委特许经营立法研究项目首席专家、住建部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成员和市长学院客座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500多PPP项目,包括北京地铁四号线和池州模式等著名PPP项目,编写出版PPP书籍十余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