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媒体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市G205国道改建与梅林南路PPP项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是《黄山市公益性PPP项目四个月落地,政企“闪婚”如何无远忧》,经济观察报的题目是《道路PPP项目冷热不均,央企不惧条件苛刻》,每日经济新闻则以《黄山首个道路PPP项目:不到四个月破财政两年难题》为题做的报道,财经杂志周哲、华夏时报记者胡坤和中国经营报记者杜鹃也写了文章。这些媒体报道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关注到了黄山项目四个月落地这个事实。PPP项目落地难一直受关注,尤其是在经济下滑越来越严重稳增长任务繁重的当下,研究加快PPP项目落地很有现实意义。
黄山项目两段共计16KM,总投资约9亿元。市政道路没有收费,PPP方案中确定的付费方式是使用者付费。大岳咨询公司2015年4月份进入工作,到7月份签约,不到四个月时间项目完成了落地。
大岳的团队亲历了该项目四个月落地全过程,我们体会黄山道路落地速度快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政府各部门目标一致。黄山市建设委员会是项目的实施机构,财政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力支持了实施机构的工作,各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不同政府部门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在黄山这个项目里不同部门讨论问题时即不相互争权,也不相互推诿,而是采取了合作的态度,该提意见时毫不留情,该做出妥协时服从大局。国内很多PPP项目之所以一拖再拖,部门之间打乱仗是很重要的原因,有的各部门分工不明确,有的实施机构吃独食不合作,有的受反腐影响不作为。
第二,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在采用PPP模式之前,黄山道路项目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了。在政府选择社会资本过程中,双方对项目的认识都非常清楚,无论是政府方编写招标文件还是社会资本准备投标文件都能做到有的放矢。由于不确定因素少,双方后期的谈判也非常顺利。理论上讲,在项目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推进PPP工作,但前期工作越扎实推进PPP的运作就越容易。如果项目前期工作不足,科学的做法是继续做好前期工作,可以由政府方做,让社会资本做也可以。可怕的是,政府不重视前期工作,只想快速推进项目,那样的话由于不确定性多,政府一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否则双方就达不成一致,项目就要拖延。
第三,及时调整工作团队。政府当初选择了一家收费较低的咨询机构担任项目顾问,工作起来后政府工作人员马上意识到这家在工程设计方面很优秀的咨询公司在PPP方面经验不足,于是大岳有机会成为了这个项目的顾问。PPP对很多实施机构来讲是新生事物,他们运作项目的经验不足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工作失误了打掉牙会往肚子里咽,宁愿项目失败或者付出巨大代价也不愿改正工作过程中的失误,以便保住有关人员的面子。这个项目更换咨询公司很明显是明智之举,大岳进入以后协助政府把项目带入了正规。
第四,借助专业团队吸收经验教训。应该肯定,从项目一开始黄山政府就对咨询公司给予了厚望,请咨询公司做顾问和更换咨询公司都反映了这一点。专业团队对一个PPP项目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其它PPP项目的市场规则融入本项目之中,使政府和社会资本实现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咨询公司了解政府的目标和社会资本的诉求,这种工作不是找个本子吵来吵去,需要咨询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和对PPP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咨询公司能力较弱,在强势政府面前不懂得考虑社会资本的合理要求,就会使项目一而再再而三的流标,本来想加快进度却浪费了时间,最后绕个大湾的结果只能是使政府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五,选择有实力的社会资本。黄山项目选择的社会资本是中铁四局,黄山政府对中铁四局的实力非常了解,知道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实施这个项目。中铁四局总部在合肥,他们非常在意在安徽市场上的信誉,所以他们有非常强的意识要把黄山项目做好。在这样的基础上,双方签约以后项目才得以快速推进。加快项目落地不仅指加快项目签约,更是指加快项目的实施。中原地区有个城市有两条市政道路PPP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很早就签约了,但所选社会资本的实力与项目本身不匹配,无法完成融资, 也无法推进项目的实施。
总之,黄山项目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快PPP项目的落地不是简单的减少PPP项目运作程序,也不是把PPP项目中该解决的问题留下来形成隐患,而是对待PPP要有科学的态度,按照PPP本身的规律按部就班的运作PPP项目。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交通任务非常繁重,国家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用传统体制建设交通项目已经不现实,PPP将发挥重要作用,借鉴黄山项目经验京津冀一体化的交通建设和管理将会事半功倍。
0
推荐